时间:2022-11-09 17:51:28 | 浏览:666
年底,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十分繁忙,再过1个月将迎来一场数字化的变革。
在球泡灯车间里,如今人力密集的景象,在不久的将来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具有视觉功能的机器人、融合了物联网的AGV,以及MES、WMS等数字化系统的终端。
这是佛山照明打造的首个数字化标杆车间,其中新建的全自动智能制造生产线有望实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合格率提升1%以上,处于国内行业的领先水平。
今年,佛山掀起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浪潮。作为扎根佛山60多年的照明龙头企业,佛山照明抢抓风口,积极拥抱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兴技术,推动生产、销售、管理全链条数字化运营,加快从传统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智造跃变。
佛山照明加快从传统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智造转变,不断提升制造和管理水平。
全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破解行业痛点
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减,对劳动力依赖度较高的LED照明行业,面临着招工难、用工成本上涨等挑战。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佛山照明尽管依靠自身的实力可以消化部分成本上涨的影响,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大势所趋,客户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都倒逼企业加快生产自动化、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为此,今年以来,佛山照明以优势品类球泡灯为试点,谋划打造智能制造车间,重点新建以机器人单元为核心的球泡全自动智能制造生产线,同时对旧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根据规划,这个车间将通过配置数字化总控大屏、电子工艺看板等信息化设备作为MES、WMS等数字化系统的终端,搭载2D或3D视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融合AGV、物流工业机器人和立库系统的智能化仓储物流系统数字化技术和设备。
“以照明行业OEM为例,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比较多,而且交期急,投入数字化改造升级后能更好地实现柔性生产。”佛山照明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数字化车间可以大大减少因产品变化而要配置的设备数量,从而减少前期资金和土地的投入。
数字化不仅在生产端,新车间还将与佛山照明的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融合,“即到即用,即用即到”减少物料或者成品的占地面积和库存量,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今后在这个车间里,上料、生产、检测、物流几乎实现了全自动化,一条生产线也看不到多少人,更多的是机器人和AGV。”佛山照明相关负责人说,同样的产能下,新线投用后最高能减少80%的人力,旧线改造后也能减少一半的人力,每年节省人工成本近2000万元。
虽然人力减少,但效益却大大增加。据测算,车间投产后有望实现新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旧线改造后效率提升约2倍,产品合格率提升1%以上。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制造效益,该产线都属于中国照明行业的领先水平。
佛山照明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效果图。
迈向中高端智造,打造样板形成示范
今年以来,佛山吹响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号角,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不少于100亿元,掀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浪潮。
在佛山的传统优势产业版图中,与家电、机械、家具等产业不同,照明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一直较低。有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产品附加值偏低、市场竞争激烈,而生产改造的投入较大,回报较长,让不少企业转型动力不足。
作为广东省属国有独资重点企业广晟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佛山照明积极响应集团号召,发挥国企责任担当,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从传统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智造转变,不断提升制造和管理水平。
对佛山照明而言,数字化转型并不停留在制造环节,而是贯穿整个产业链、供应链。
佛山照明相关负责人介绍,生产线具备数字化信息收集和优化功能后,能实现动态生产管理,从而实现了单位时间的效益最大化。
此外,佛山照明还着力打造高效、快速、协同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营销、研发和生产供应链等系统的无缝对接,研发、市场的数据能快速指导生产,数字化车间的数据又可以反馈到研发、销售端,从而提升全链条的效能。
今后,企业管理层无论在何时何地,拿着手机就能掌握到公司整体的经营管理情况,实现生产、销售、门店管理到及售后服务、仓储物流、财务、采购的数字一体化运营。
不仅如此,佛山照明还布局了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建——与中国移动佛山分公司签约共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双方将合作建设5G工业专网和佛山照明空压机联网监测项目,在5G+AGV、5G+设备联网等开拓多个应用场景,打造照明行业5G+供应协同标杆项目。
佛山照明表示,目前球泡灯智能制造车间已经申请了省、市智能制造标杆示范项目,今后将借助5G技术加快转型步伐,并以此为样板,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逐步在更多的生产线上推广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打造更多标杆项目。
【撰文】罗湛贤
佛山照明供图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国泰君安君弘App也推出818新版本,以“客户为中心”为根本出发点,打造好产品、好投顾、好服务三位一体的一站式数字化财富管理平台,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端到端、旅程式、智能化服务。国泰君安数字人“小安”以金融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的先进实践及前沿探索为基础,探究AI、数字人技术在证券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方面的应用,推动证券服务交互模式创新。
国泰君安君弘APP也推出818新版本,以“客户为中心”为根本出发点,打造好产品、好投顾、好服务三位一体的一站式数字化财富管理平台,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端到端、旅程式、智能化服务。国泰君安数字人“小安”以金融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的先进实践及前沿探索为基础,探究AI、数字人技术在证券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方面的应用,推动证券服务交互模式创新。
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京东方也一直探索“屏之物联”创新之路,坚持平台化和数字化变革,提升管理运营能力,赋能一线提升价值创造能力。2021年末,京东方发布了中国半导体显示首个技术品牌,携代表行业领先的高端液晶显示技术ADSPRO、高端柔性显示技术f-OLED和高端玻璃基新型LED显示技术α-MLED三大技术品牌体系和标识,开创“技术品牌”双价值驱动的新纪元。
其中助企纾困重点支持3类:由成都市会展企业举办的线上、线上线下一体市场化展会项目,经认定后,按照实际投入的40%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补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广东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刘松萍教授做了题为《标准化是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的主题分享。
8月16日,川观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成都刚刚出炉的《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描绘了蓝图——未来三年,成都市耕地面积75%以上区域将建成“十化同步”的“天府粮仓”核心区。
根据《实施方案》,成都力争通过3年努力,提升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0个以上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100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打造形成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cn)从上海市经信委召开的2021-2022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是数字化创新、转型、发展的典范,是区域新的强劲增长动能。四是松江新城G60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示范区,围绕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集聚院士工作站、AI算力中心、人工智能先进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五大数字产业创新工程(“工业互联网产业引领工程、人工智能产业壮大工程、卫星互联网产业培育工程、信创产业提升工程、新兴产业领域数字融合发展工程”),到2023年,力争实现企业集群总数和营业收入“双倍增”,以数字化赋能“一廊九城”科技和产业合作。
继首个无人收费智能化道路停车场在浦东试运行一年后,本市将继续依托数字化转型,让停车更便捷。据市道运局介绍,在智慧停车建设中将继续加快拓展行业科技创新数字化应用,重点打造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库)和智慧道路停车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国资委副主任王亚元出席仪式并讲话市委宣传部王亚元副部长表示,根据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我们在《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创造力,以数字新动能主导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